一、單選題
1.杜威提出的“新三中心論”是指( )
A.課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師中心
B.知識中心、學生中心、課堂中心
C.學生中心、活動中心、經驗中心
D.教師中心、活動中心、經驗中心
2.教師專業發展的關鍵時期是( )
A.接受師范教育階段
B.教育專業實習階段
C.入職初期工作階段
D.自我更新關注階段
3.某學生既想參加演講比賽鍛煉自己,又害怕講不好被人譏笑,這時他面臨的心理沖突是( )
A.雙趨沖突
B.雙避沖突
C.趨避沖突
D.多重趨避沖突
4.某學生在演算進位加法時,已經不再需要默念公式和法則,而是在頭腦中出現幾個關鍵詞,隨之而來的就是自動化的操作,這說明該學生的心智技能處于( )
A.活動定向階段
B.物質活動或物質化活動階段
C.無聲的外部言語活動階段
D.內部言語活動階段
5.根據我國《教育法》的規定,各級人民政府的教育經費支出,按照( )的原則,在財政預算中單獨列項。
A.統籌安排,略有結余
B.高效和實際相統一
C.量入為出,收支平衡
D.事權和財權相統一
二、多選題
1.設置地方課程的目的包括( )
A.促進國家課程的有效實施
B.彌補國家課程的空缺
C.加強教育與地方的聯系
D.調動地方參與課程改革與課程實施的積極性
2.使用教學媒體是為了使教學遵循這樣一個順序進行:從經驗的、經驗的到經驗的。( )
A.直接動作表征
B.圖像表征
C.言語表證
D.符號表征
3.根據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下列關于形式運算階段的說法正確的有( )
A.能夠對變量進行演繹性假設和檢驗
B.能夠監控和內省自己的思維活動
C.能夠進行抽象的思維
D.個體的心理操作功能進一步發展
E.不同的心理操作之間構成了有層次性的組織系統
4.小樂在課堂上常常提出與數學老師不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數學老師總是帶著贊許的目光聽他分析,雖然有時候問題解決不了,但是老師會告訴他如何去查找有關的信息,并鼓勵同學們大量進行猜測,小樂的直覺思維能力得到解放,班里的同學們的學習熱情高漲。數學老師在培養學生們的創造性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
A.創造了寬松的心理環境
B.改革了考試制度
C.解除了學生個體對答錯問題的恐懼心理
D.重視非邏輯思維能力
5.青少年時期正處于“多夢”的年齡階段,人類幾乎所有的情緒都可以在青少年身上體現出來。對此青少年可采取下列方法中的( )進行情緒管理和壓力應對。
A.運動或涂鴉
B.向周圍的人傾訴
C.攻擊和宣泄于人
D.自我暗示和自我安慰
【參考答案解析】
一、單選題
1.C【解析】杜威的教育理論是現代教育理論的代表,區別于傳統教育“課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師中心”的“舊三中心論”,他提出了“兒童中心(學生中心)”“活動中心”“經驗中心”的“新三中心論”。
2.C【解析】入職初期階段,是教師專業發展的一個關鍵時期。
3.C【解析】趨避沖突是指對同一目的兼具好惡的矛盾心理。
4.D【解析】內部言語活動階段是智力活動完成的最后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學生憑借簡化了的內部言語,似乎不需要多少意識的參與就能“自動化”地進行智力活動。這一階段的特點是簡縮和自動化。由于內部言語是指向自己的,不必考慮外部言語作為交際手段的機能——要完整地表達,因而可以大大壓縮和簡化,加之它的進行基本上是處于自我觀察界線之外的,是自動化、自己覺察不到的。題干所述該學生的心智技能處于該階段。
5.D【解析】根據我國《教育法》第五十六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的教育經費支出,按照事權和財權相統一的原則,在財政預算中單獨列項。
二、多選題
1.ABCD【解析】設置地方課程有以下目的:促進國家課程的有效實施,彌補國家課程的空缺,加強教育和地方的聯系,調動地方參與課程改革與課程實施的積極性。
2.ABD【解析】使用教學媒體是為了使教學遵循這樣一個順序進行:從經驗的直接動作表征、經驗的圖像表征到經驗的符號表征。
3.ABCDE【解析】形式運算階段兒童總體的思維特點是:能夠對變量進行演繹性假設和檢驗,能夠監控和內省自己的思維活動,進行更為抽象的思維。形式運算階段和具體運算階段的兒童都具有心理操作的能力,但形式運算階段個體的心理操作在功能上有進一步的發展,不同的心理操作之間構成有層次性的組織系統。具體內容參見陳英和編寫的《認知發展心理學》。
4.ACD【解析】創造性的培養措施包括:(1)培養創造性認知能力。(2)注重創造性個性的塑造。保護好奇心;解除個體對答錯問題的恐懼心理;鼓勵獨立性和創新精神;重視非邏輯思維能力;給學生提供具有創造性的榜樣。(3)創設有利的社會環境。創設寬松的心理環境;給學生留有充分選擇的余地;改革考試制度與考試內容。(4)培養創造型的教師隊伍。在本題中,數學老師贊許小樂提出與自己不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總是耐心地聽他分析。這說明數學老師給學生創建了一個能支持或容忍標新立異者或偏離常規思維者的寬松的心理環境,解除了學生對答錯問題的恐懼心理,鼓勵學生的創新精神。所以,A、C項符合題意。數學老師也鼓勵同學們大量進行猜測,這體現的是數學老師重視非邏輯思維能力。
5.ABD【解析】當青少年受到不良刺激而產生消極情緒時,應讓不良情緒充分得以宣泄,通過合理的宣泄來減輕心理負擔,恢復心理平靜。宣泄應采用適當的方式,否則,可能導致消極后果。C項屬于不合理的宣泄方式,青少年不應該使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