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選題
1.美國的“開端計劃”(HeadStart)發起的年代是( )
A.20世紀50年代
B.20世紀60年代
C.20世紀70年代
D.20世紀80年代
2.“心理理論”是指個體能將心理狀態歸因于( )
A.自己
B.他人
C.自己和他人
D.以上三項都不是
3.在教學中,強調學生通過教師的直接傳授來獲取知識的學習是( )
A.機械學習
B.意義學習
C.接受學習
D.發現學習
4.引導幼兒自然地產生對文字的興趣,應在生活情境和( )中進行。
A.朗誦活動
B.識字活動
C.閱讀活動
D.認字活動
5.聯合國大會通過《兒童權利公約》所規定的保護兒童的基本原則不包括( )
A.無差別原則
B.無歧視原則
C.尊重兒童尊嚴原則
D.兒童最大利益原則
二、判斷題
1.游戲法是整個教學法的具體化。( )
2.教師每次活動前應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向幼兒提出活動的具體注意事項。( )
3.因為幼兒的年齡比較小,所以在游戲活動中不應該鼓勵和引導幼兒大膽想象。( )
4.在組織幼兒進行活動時,最好把幼兒的智力活動與幼兒的實際操作活動結合起來,這樣有助于維持幼兒的有意注意。( )
5.在區域活動中,教師主要采用直接指導。( )
【參考答案解析】
一、單選題
1.B【解析】美國自1965年起,按照國會通過的一項法律開始實施“開端計劃”,該計劃以聯邦政府及州政府為主投入資金,由受過培訓的教師對家庭環境不佳的兒童提供免費的學前教育。
2.C【解析】“心理理論”是指個體對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狀態(如信念、愿望、意圖、感知、知識、情緒、需要等)的認識,并由此對相應行為做出因果性的預測和解釋。
3.C【解析】接受學習是指學習者主要通過教師的言語講授獲得知識、技能、概念等的學習方式。
4.C【解析】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文字的興趣,用機械記憶和強化訓練的方式讓幼兒過早識字不符合其學習特點和接受能力。
5.A【解析】《兒童權利公約》提倡的四項原則包括:(1)兒童最大利益原則;(2)尊重兒童權利與尊嚴原則;(3)無歧視原則;(4)尊重兒童觀點的原則。
二、判斷題
1.√【解析】略。
2.√【解析】略。
3.×【解析】幼兒的想象異常活躍,所以在游戲中應該鼓勵和引導幼兒大膽想象。
4.√【解析】略。
5.×【解析】在區域活動中,教師主要通過創設區域環境、投放活動材料等方式,間接影響幼兒的區域活動,較少直接指導。
相關推薦: